- 1 - 世界杯决赛中一些看似反常理的技战术行为
卡塔尔世界杯决赛,是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决赛之一。比赛前半段,阿根廷队抢开局寸土必争的策略让实力强大的法国队进退失据。比赛后半段,法国队则依靠个人能力强行扳平比分。
法国队的策略,需要极强的个人运动天赋做基础,我们很难学。阿根廷的策略,则是在依靠梅西个人能力的基础上,把团队移动发挥到极致,很值得我们借鉴到自己的带队实践中。通过从战术机位的视角分析阿根廷的比赛,我们可以发现,一些以往被看做是金科玉律的东西其实需要灵活运用。
一、区域防守并非一直适用
本场比赛,阿根廷对法国核心格列兹曼的盯防非常成功。从上图可以看出,阿根廷队对格列兹曼拿球非常警惕,他一拿球就会面对重兵围剿。当然,阿根廷的这种策略是有风险的。那就是一旦格列兹曼在重兵围抢下将球分出,阿根廷队就将出现局部的人数劣势。
这个球就非常明显。阿根廷双人包夹格列兹曼不成,后者将球分给琼阿梅尼之后,法国队已经形成局部多打少,起速局面已经出现,这时阿尔瓦雷斯不但对琼阿梅尼一根到底,更是及时横移对特奥犯规,打断了法国队的进攻。这看似是违背了区域防守的原则,实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区域防守。因为整体对格列兹曼的盯防,阿根廷的阵型已经失衡,这时在格列兹曼将球转出来之后,阿根廷对就是需要有人做出盯人防守以个人跑动弥补更大空间,即使犯规也在所不惜,以此为其他队友的回防争取时间。
二、进攻拉开不等于直接拉开走两翼
很多人对进攻拉开的理解往往趋于简单的走两翼。阿根廷队打破僵局的这次进攻就告诉我们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化了。阿根廷队这里显然是边中结合,而且是先中后边,利用中路的“聚”,把对手吸引力完全调过来,再制造边路的“散”,找到迪玛利亚一对一面对登贝莱的机会。同时,还是我们一直讲的,进攻面越是铺开,拳头越是打出去,越要考虑到攻转守的情况。
上面这个球就非常明显,阿根廷中路进攻推进得越漂亮,就越需要一名后腰撤回来,预备球队突然丢球之后的外围扫荡,从而迅速夺回球权。
三、反击不奢求一次性见效
一般来讲,防守反击有防守成功后将球控制住再反击和直接快速反击两种。但还是说,这只是最简单的划分,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很多。
这次机会就体现得非常明显,反击第一点乌帕梅卡诺已经拿了下来,但阿根廷球员站位更好直接拿下了第二点。可见,快速反击也不见得要直接一次性打击到对手,而是可以先给对手拿第一点制造难题,再冲抢第二点。
阿根廷的第二个进球其实也是这个意思。在球解围到乌帕梅卡诺的控制范围时,场边的阿根廷主帅斯卡洛尼立即招呼球员赶紧前压,最终球队拿下二点球带来了第二个进球。
可见,战术机位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观察比赛,从而摆脱教条灵活决策。不是一切都要区域防守,而是将区域防守和盯重点球员相结合;不是说拉开就一定要分边,而是灵活掌握分边时机,在压上的同时也注意由攻转守;不是说反击就要一棍子打死对手,而是可以先围住第一点再收割第二点。
- 2 - 世界杯战术机位录像领取:从小组赛到决赛
涨球特为大家推出世界杯比赛战术机位录像的下载服务。扫码添加小Q,回复“战术机位07”,即可下载本届世界杯从小组赛阶段一直到决赛的全部比赛录像。
声明:录像仅供大家学习研究使用,不支持商用,领取有效期截止至12月26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