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图片来源于网络
前面说的大球球,指的是上图最右边这个,可别搞错了。
说半天,这个大球球对我们学习跑步技术来说,有什么特别意义吗?
有的。
大大的有。
如果看过姿势跑法官方书、视频,跖球部或者类似的词儿,出现的频率可不低,差不多相当于网红的存在。
具体我们不再复述,大家可以再去翻翻书。
简单地说,在我们落地支撑时,这个大球球是我们整个身体和地面的接触点。换言之,我们是靠这个大球球来支撑我们的体重,并且以这个支撑点为圆心,向前旋转(落下)。
再来看看这张示意图:
正常来说,我们跑步时的落地顺序是这样的:
脚的前外侧先着地,然后脚后跟快速着地(与此同时体重转移到脚内侧 ),最后再全部转移到大球球,之后离地。
所以说,大球球重要不?
绝对的重要,C位+主角,妥妥的。
跟你以前的想法一致吗?
跟你以前的做法一样吗?
如果不是的话,继续往下看呗。
既然体重跟大球球如此密切,那么,从知觉的角度上来讲——我们必须要能感受到体重在跖球部时是什么感觉。必须先有体重压在上面的知觉,才能知道向前落下时体重离开大球球的感觉,进而才能控制向前落下的幅度(前倾角度)。如此我们这些跑者才能精准抓住每一次从地面拉起脚掌的时机。
不然?
那就只能粗略地说,落地脚触地就要想着拉起。或者腾空脚超越支撑脚的时候,把支撑脚拉起。
看看,多没腔调。作为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进阶跑者,可不能这样打马虎眼。
最后的强调:
不是把重量转移到前脚掌(即前面图中所示的五个跖球部)上,是最内侧那个大球球。如果你不是这样,可能需要做些刻意练习。
当你的重量落在跖球部时,就马上把脚踝向上拉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