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“三长两短”的历史渊源

民间俗语“三长两短”的意思非常简单,很多久经沙场的人都知道,“三长两短”最初和棺材有关系。我们都知道棺材有6片木板组成,其中前头和后尾相对短一些,左右、棺材盖和棺材底相对长一些,所以就有了“三长两短”这句俗语。

古代人死后都使用棺木土葬,但由于当时还没有钉子,所以古代人在合起棺材之后,会用韧性比较强的皮条,将棺材底和棺材盖捆在一起。横向捆三道、纵向捆两道,从外表上来看就形成了一个“三长两短”的样子。

由于“三长两短”的出处和棺材有关,所以当遇到生死攸关的大事时,人们就会使用“三长两短”来表达危险性,当然也泛指即将死亡的意思。这句俗语是古代人比较含蓄的说法,也是对于不好事情的预测。人们希望通过这种说法,来提醒自己,一定要小心行事,最好能躲过这一劫难。

二、人去世之后的香炉

“三长两短”大多都与死亡有关,除了棺材这一说法之外还有上香。人去世之后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来祭拜,人们会给死者上香和插蜡烛。在死者灵位之前会插上三根长香,两边摆上两根短蜡烛。而这里我们所说的“三长两短”,就是三根长香和两根短蜡烛,因此俗语所说的“三长两短”多指死亡的意思。

“三长两短”这句俗语的渊源颇深,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,其实都和死亡有一定联系。即将面临危险事件,身旁的人就会通过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”进行劝阻。意思就是危险系数比较大,所以最好不要先去冒险。

三、三把长剑和两把短剑

“三长两短”是即将发生灾祸的一种说法,这句俗语产生的原因比较多,但大多数都是一种危险的预言。《越绝书》中曾提到过铸剑大师,欧治子曾获得两把短宝剑和三把长宝剑,这五把宝剑锋利无比而且价值连城。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前去偷盗,但由于宝剑异常锋利,所以偷盗者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。

四、“三长两短”是人体的三部分

古代医疗水平并不发达,医生会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,判断出病人的身体状态。如果出现了慢性疾病,没有得到治疗,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。所以古代医者们,开始对人体进行研究,假如把人分为三个部分,将双腿双手和身体的躯干部位分开。看起来身体和双腿比较长,而双手目则会相对较短,就形成了一种“三长两短”的状态。

结 语

民间俗语都有不同的起因和发展途径,大多数都是老百姓在民间口口相传。然而“三长两短”这句俗语非常特别,只要说出口就证明即将会有,一种不好的预感或事情。而且这种预感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,所以平时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